23 / 11 / 17
一、比大海更广阔的星空
前些天,我住在一家民宿。房间里有个很大的飘窗,还有投影仪和屏幕。晚上无事,我便看了一部老电影《千钧一发》。这部电影的英文名是Gattaca,是电影中的一家航天企业的名字。这个词是创作者造出来的,它的四个字母g、a、t、c与基因(DNA)的四个碱基的首字母相同。故事与基因选择、未来世界有关。
这部电影里,在孩子出生前,人们可以挑选孩子的基因,淘汰掉孩子可能的缺陷,例如近视、心脏病、酗酒、暴力倾向。主人公Vincent是父母的第一个孩子,父母没有对他的基因进行选择,让他以最自然的方式来到了世界上。可他一出生,基因预测显示,他顶多活到32岁,患心脏病的可能是99.99%。听到护士报出这些信息,他父亲面色变得古怪,护士问婴儿的名字时,母亲说叫Anton,承袭自父名Antonio,但父亲立刻阻止了母亲,说叫Vincent Anton Freeman,把Anton当作了中间名。Vincent小的时候,母亲总怕他受伤,因为基因预测说他很脆弱。后来,父母要第二个孩子时,就进行了基因挑选。医生为他们挑选了孩子可以有的优势,并且去掉了孩子可能的弱项。Vincent的弟弟就是这样来上到了世上,名字便叫Anton,只有完美的弟弟才可以承袭父亲的名字。
Vincent体格孱弱,戴着一副近视眼镜。他的梦想是成为航天员,在太空中翱翔。这在他的世界里可能性为零,因为航天员不能近视,体格要健壮,还要学习很复杂的课程。简言之,航天员应该是像弟弟那样的完美人,而Vincent出生时便输在了起跑线上。Vincent整天翻看着厚厚的航天员课本,父母都劝他现实一点。后来,Vincent悄悄地离家出走。他找了一份工作,在太空基地做清洁工。每次航空器起飞时,他都仰起头看着那一幕。他说,当自己看到梦想时,才知道离它有多远。
Vincent不服,一定要实现自己的梦想。他找到了方法,冒充一个“完美人”的身份,成为航天员,这样就可以升空。因缘际会,果真有人给他提供了这样的身份。只是他需要做大量的工作,让自己看起来就是“完美人”。这个过程充满艰辛,一波三折。Vincent像少年时的郭靖(除了智商不像,他聪明)。他努力学习航天员的课程,努力完成航天员需要的运动量,小心翼翼地使用自己的伪装。别人都以为他完美无缺,天生就是做航天员的最佳人选,没有人知道私底下他付出的汗水。航天行程开始之前的某个夜晚,Vincent抬头,看到了无比璀璨的星空。最后,Vincent如愿进了航空器,飞向了比大海更广阔的星空。
Vincent是幸运的,坚持不懈,实现了梦想。给他提供身份的“完美人”Jerome Morrow,与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Jerome出生前经过了基因选择,体格健壮,智商很高,做任何事对他来说都信手拈来不费力气。某日,酩酊大醉后,他被车撞了,从此双腿不能站立。后来,他告诉Vincent,他是故意撞上去的,被撞的那一刻自己十分清醒,因为自己的一切太完美,他觉得乏味无趣。按说,双腿不能站立,并不是不能继续生活。可是,Jererme选择了继续毁灭自己,当Vincent上天的时候,他爬进了焚炉,用大火把自己消灭。
Jerome并非没有努力过。电影中,当Vincent的身份快被拆穿时,他用尽全力从地下室爬到一楼,镇定地坐在警察面前为Vincent打掩护。他天生自信,面对警察的质疑时,天生的气势令对手退避三舍。可是,这样一个人,却对一切感到厌倦,两次毁灭自己。电影中,他说,觉得空虚。Jerome像杨过,天资聪颖,可他没有像杨过那样,面对人生的挑战,经历成长,成为大侠。也许,正因为所有挑战对他来说都太容易了,所以他选择毁灭。
Vincent说,第一次看清楚自己的梦想,才明白自己和它的距离有多遥远。也许,这遥远的距离才是成功的要素。
二、名字的隐喻
这部电影的导演与《楚门的世界》是同一人。导演可能很喜欢名字的隐喻。《楚门的世界》里,主人公名字叫Trueman,音译为楚门,直译的话,意为“真实的人”。然而,故事讲的是这个名叫“真人”的年轻人生活在一个虚构的世界里,他父母、妻子、朋友、工作、生活场景,全是导演设置的。而且,他的生活每天都在直播给无数的观众。楚门的世界就是一个摄影棚。名字与情节之间充满了反讽。
Gattaca由四个字母组成,g,a,t,c,分别代表基因的四个碱基。这个名字暗示电影的主题:基因选择和改造。
Vincent这个名字的意思是“征服”,他的姓Freeman意为“自由人”。他就像名字预示的一样,完成了征服,成为了在太空中翱翔的自由人。
父亲不愿让Vincent使用的Anton,意思是“无价之宝”。Vincent的弟弟得到了这个名字,似乎在说,完美的弟弟才是父亲眼中的无价之宝。
给Vincent提供完美人身份的Jerome Morrow,Jerome有“受上帝指派”之意,Morrow这个词有“未来”之意。这样看起来,Vincent能够完成名字暗含的使命,是上帝给了他帮助。自助者,天助之。
三、拍摄场地
电影的场景有着浓烈的1984风格。太空基地的建筑十分宏大,男女主角观看航空器起飞时,画面中的天空和四周有着浓重的暗黄色,像一个色彩浓烈的黄昏。在太空中心办公室里,男员工都穿着一式一样的黑西装,打黑领带,女员工只有女主角一位,她偶尔穿灰色西装。幸好女主角漂亮,就算是1984式的呆板西装也无法掩饰她的美丽。警察都穿一样的长风衣,戴礼帽。也许导演想说,基因挑选后,人都一模一样地优秀,整齐划一,也就离1984不远了。
电影中看起来十分恢弘的太空基地是在美国加州圣拉斐尔市的马林县市政中心拍摄的。这幢大楼是建筑师莱特的手笔,整体外观十分优美,大楼主体分左右两翼,长度约170米,两翼的夹角为120度,大楼的顶部是柔和的蓝色。所以,从空中看,像一个大号圆规分成120度时那样。大楼外面是绿色草皮和红土地构成的景观,流露着淳朴的气息。电影拍摄时,摄影师使用了一些技巧,令这幢建筑看起来格外宏大,在电影的昏黄背景下,变得像1984中的场景——虽然没有人去过1984,但你会觉得那就是1984。
四、夜空
建筑师莱特是个传奇,他活到91岁,在建筑行业的活跃时期长达70年。马林县市政中心是他在91岁时的作品,也是他最后一个作品。他一生留下了530个建筑作品,被评为美国最伟大的建筑师。莱特富有才华,自传也写得优美动人,但是中年时期因为受私事的牵连,一度在行业内像过街老鼠人人侧目。
圣拉斐尔市还有一处建筑,与19世纪的华工有关——中国渔村(China Camp State Park)。这里是19世纪的华工的栖息地。横跨美国大陆的铁路西段由华人工人修建,当年的华工大多来自广东,他们漂洋过海到达美国,从事这艰苦的工作。他们的工作条件恶劣,待遇低于白人工人。后来,修完铁路之后,这些华工在此落地生根。华工的血汗铸成了美国西部铁路,中国渔村便是当年的遗迹。亦舒的小说《纵横四海》写的就是这一主题。伶仃瘦弱的少年四海,在船上做杂役换取行程,到达美国,在修铁路的工地上为工人洗衣。幸运的是,四海有经营商业的天份,后来成了商业钜子。
建筑师莱特,瘦弱伶仃的四海,电影中不肯屈服于命运的Vincent,因为这部电影,在我的胡思乱想中,交汇于一点。
我坐在飘窗上,看着天空。夜里,天空是纯净的暗蓝,月亮静静地照着大地。这样的月光曾照在华工修建铁路的工地上,这样的月光曾照在电影中恢弘的太空基地,这样的月光曾照见莱特一地鸡毛的四十岁,这样的月光曾照见四海在船上漂泊的夜,这样的月光也曾照见Vincent在大海里游泳。
其实,人都生来平凡吧。Vincent,四海,莱特,他们在没有成功之前都是平凡的人。但是,他们与命运交手,都获得了不错的成绩。“基因里看不到灵魂”!这是影评作家潘光中说的。基因可以限制你的身高智商患病可能,基因之外可以限制你的更多,出生地、家庭条件、所处的时代等等等等。但是,在这些限制之外,灵魂还有广阔的空间,那就是——梦想。当它出现时,紧紧跟随它。